一、讲座主题:数字化智能微电网
二、讲座时间: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 14:00-17:00
三、讲座地点:线上直播:https://wlwth.xetlk.com/sl/4ckpmo(联系人刘敏13331120445)
四、主讲人信息:
(一)主讲人:许叶林
主讲人简介:许叶林,高级工程师、国网新疆经研院配网规划技术主管、院优秀专家。长期致力于配电网规划领域的研究,专注于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微电网等热点问题和新技术的发展。带领团队持续深入探索,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电力行业工作经验。发布有关技术核心论文、专利二十余项,获得地市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多项。
讲座内容:本次分享内容,主要是在梳理微电网发展情况同时,分析新疆区域微电网建设需求及主要应用场景,介绍适应新疆需求的微网预装式集成技术等研究成果情况。并进一步结合新疆有关微电网工程,介绍新疆微电网在偏远及气候恶劣地区的应用实践;分享配微协同方面,新疆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求的末端保供微电网有关探索。
(二)主讲人:郭浩
主讲人简介:郭浩,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市长岛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副主任,电气工程师,IEEE PES可再生能源系统集成技术委员会(中国)理事。牵头参与了国家2030重大专项科技项目,打造美丽乡村分布式能源发展示范区。带头参与山东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攻关,打造了全国首个海底电缆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实现微网海缆的实时在线监测。推动海岛型微电网建设和迭代升级,建成了全国首个基于中压柔性直流的海岛微电网群示范工程,建设山东省首批海岛微电网技术标准科普交流中心。曾取得5项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专利,发表期刊论文4篇,曾获全国“金钥匙”可持续管理金奖。
讲座内容:长岛智能微网群示范工程,在国内率先了实现基于中压柔性直流的微电网群组网及协同运行调控,通过交直流互联互济、孤网独立可靠供电等11种运行模式间一键切换,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与跨区域互补开发、区域保电、多微网互济等调控运行目标,为配电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提供了先行样板。
下一步将进行微电网群系统的功能深化应用和规模扩展,同时研究应用“故障防御、扰动抑制”并离网策略,构建国内首个基于构网型储能的海岛微电网广域并联系统,建设国内首个海岛微电网数字空间,以实践行动推动长岛微网迭代升级。
(三)主讲人:宋嘉琚
主讲人简介:宋嘉琚,通州供电公司设备管理部专工,工程师,主要从事新型电力系统前沿技术研究和电网设备运维管理,具备丰富的运维检修经验和优质创新动能,对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的需求、痛点问题有着深刻认识,承担北京公司科技项目2项,参与地方标准编制1项,发表论文8篇,累计授权专利5项,荣获北京公司青创赛金奖1项,电力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电联电力创新特等奖。
讲座内容:在通州区前疃村,建设多台区交直流混联系统,搭建融合终端的光储一体化试点台区,实现分布式光伏与直流负荷即插即用,建设绿色共享、柔性高效、数字赋能的乡村级新型电力系统。制定北京城市副中心零碳社区交直流混联微电网建设方案,具备低压零碳社区交直流混联电网示范技术先进性,建设国网领先的基于融合终端的光储一体化试点台区,具备光伏、储能展示集安全管控一体化的平台,将前疃村通过开展光伏建设,实现社区用电互联互通,并开展村庄碳量检测,光伏监测,制定光储一体化台区标准,打造城市副中心绿色零碳社区示范样板。
(四)主讲人:谢鸿
主讲人简介:谢鸿,国网宁德供电公司发展部电网规划、新电专责,主要负责制定地区电网长远规划,并推动宁德地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牵头完成了宁德地区配电网滚动规划、防灾抗灾专项规划、宁德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案等文件编制工作。同时,自2021年国网宁德供电公司启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以来,组织推进西洋岛微电网、海上渔排微电网、海上充电网络等项目建设,为打造宁德环三都澳新型电力系统奉献出绵薄之力。曾获得全国电力行业质量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省电力行业QC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参与的西洋岛微电网项目获得2022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21年度福建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个人曾荣获宁德市青年岗位能手、宁德公司抗疫保电先进个人等荣誉。
讲座内容:宁德海岸线长达1046公里,海域面积4.45万平方公里,均占福建省的三分之一,海洋市场前景广阔。国网宁德供电公司牢记总书记“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教导,落实“双碳”发展目标,积极服务海上用电,开展海岛、渔排微电网建设,满足海岛、渔排供电。现有海岛、渔排供电模式存在供电线路建设困难、供电设备的维护难度大、供电可靠性差、用电安全性差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国网宁德供电公司针对性开展西洋岛弱联络型微电网、三都澳海上渔排微电网等示范工程建设,提升海岛、渔排等地区的供电可靠性,解决当地用电难题及用电安全问题,为海上供电提供示范案例。同时,相关成果先后获得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2021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22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22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福建省总工会“五小”创新大赛优秀成果,入选国家《百县千项清洁能源示范项目典型案例目录(2022)》。
(五)主讲人:许笑
主讲人简介:许笑,国网江苏连云港供电分公司市场营销部专职,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市场营销部的能效与市场拓展管理、电能替代、微电网技术管理,专注于优化能源使用和推广绿色能源技术。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17项(不含参与),申请(发表)专利、论文等10项。
讲座内容:11月29日,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试点项目——首个近零碳港口微电网在连云港建成,为我国零碳港口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
本次项目建设按照全港规划、庙岭示范、深挖负荷、多元互动、市场参与、配微可靠的方向,形成优化资源整合、强化互联互动、高效柔性控制、提升总体效益的目标。
本次项目建设针对港口“进、驳、卸、运、堆”各关联生产流程,设计自主、自愈、网端互动等EMS策略,同时建立结合港口交运场景下的电气化多元素互动机制,完成贴合客户侧利益需求的调峰响应等市场化互动探索,整体形成“云边端”相结合的港口微网与电网协调互动平台。自主运行模式下,系统可结合潮汐规律,通过预充电、岸电均衡供电、吊机能量回馈等方式,压降庙岭变峰谷差10%~15%。离网运行下,系统可在在0.5-2秒,通过运方自调整、储能光伏投切等,为重要负荷提供约2小时孤岛电源。主动支撑模式下,系统可通过有效维持内部频率、电压,响应动作毫秒级。同时,微网系统与营销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形成“云-云”互联,在执行需求响应时,充/放电响应时间不大于500ms,充/放电调节时间不大于2s。本次项目建设有效提升多元主体的总体效益,是新型电力系统在港口特色领域的技术创新,形成区域特色的示范样板意义。
(六)主讲人:莫文慧
主讲人简介:莫文慧,国网湖南电科院工程师,国网公司配电网智能化应用技术实验室技术骨干,国网湖南电力“小荷”青年创新人才,主要从事新型配电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多资源微电网技术研究、主配微协同运行关键技术研究等,参与编制技术标准3项,累计受理发明专利27篇、授权专利4篇,发表或录用论文6篇,相关成果获湖南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十届国际供电会议优秀论文等。
讲座内容:为推动乡村振兴,保障偏远山区可靠用电,国网公司配电网智能化应用技术实验室提出边远山区小型微电网建设模式,结合电网网架现状、用户用电特点和现场资源情况,因地制宜配置包含光伏、储能和风机的发电系统,以分布式能源供电为主、大电网供电为辅的新型供电模式,满足并网运行和长时间离网运行切换的要求,从山区用电安全、供电可靠性、投资经济性等全方面解决边远山区保供电难题,保障居民用户可靠、优质供电。